English

博尔赫斯不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

1999-10-20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贵报1999年9月15日第2l版《国际文化》中有一则消息:《阿根廷发行博尔赫斯百年诞辰纪念币》,其中说,博尔赫斯“他不仅是阿根廷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诗人,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创始人……”。同样,在贵报1999年9月8日第15版上,有王永年先生的一篇题为《博尔赫斯百年》的文章。文章说:“博尔赫斯的虚构小说不仅改变了小说的世界,而且改变了世界的小说,成为不久以后称作‘魔幻现实主义’流派的代表,他的国际声誉使阿根廷感到莫大的骄傲,在拉丁美洲的文学爆炸中博尔赫斯为阿根廷建立了牢固的地位。”

我承认博尔赫斯是虚构小说作家,但他自己并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虚构小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完全是两码事。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同。

根据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家的看法,20世纪拉丁美洲新小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虚构小说,有人也把它翻译成幻想小说。另一类则是现实主义小说。而现实主义小说之中又分为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结构现实主义小说、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和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等几类,其中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最具有拉丁美洲的特色,它的成就也最为突出。

1967年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以他的代表作《总统先生》和《玉米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82年加西亚·马尔克斯又以他的《百年孤独》获得该奖,他们两位都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1962到1972这10年间,拉丁美洲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文学爆炸,从此魔幻现实主义和文学爆炸好像成了最漂亮的花车,谁都想搭上这辆花车,这两件事物好象都成了最动听的广告词,谁都想用它们来推销自己的货色。

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些对拉丁美洲文学知之甚少的西班牙语工作者,或者出于无知,或者为了哗众取宠、制造轰动效应,把所有带一点神奇色彩的作品都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给人造成的印象就是,本世纪最近几十年来的所有的拉丁美洲新小说都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都是文学爆炸的作品。

受这些错误说法的影响,一些“门外汉”也跟着重复同样的腔调。比如,北京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一本《外国文学导论》中说“魔幻现实主义……(删节号为笔者所加)被称为拉丁美洲的‘爆炸文学’或‘地震文学’”。同是这一本书的作者,他把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以及《死亡罗盘》等作品划入魔幻现实主义的范围。我想,一开头就有人把这些概念搞混了,这才造成今天的种种错误。

根据拉丁美洲文学评论界的共识,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普遍存在于那块大陆的拉丁美洲的神奇,另一本是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在欧洲,特别是法国巴黎的超现实主义。这一流派对整个20世纪的、全世界的文学艺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有一些拉丁美洲作家和艺术家到了欧洲,他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超现实主义运动中,其中最有名的人物是古巴的卡彭铁尔、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智利诗人维森特·维多夫罗、聂鲁达等人。尤其是前两位,他们从超现实主义大师们那里学到了新的视野和独特的、创新的、国际化的写作方法,并把它们带到拉丁美洲,但是他们面对超现实主义者对于神奇的孜孜以求的做法,却感到厌倦。因为他们发现,西方艺术家梦寐以求的神奇,就是拉丁美洲日常大量地存在着的现实,他们无须挖空心思地去制造、去杜撰。他们需要去做的仅仅是把他们周围的现实实录下来,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去表现而已。

而博尔赫斯的作品并不具备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他是一个更带世界主义特色的作家,是一个图书馆里的作家,他的小说中基本没有反映土著居民的宗教色彩、神话色彩、世界观念和时间概念等等。他的作品,如果说有什么地方与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相似,那就是它们都有超现实主义的根源,在一些艺术手法上、技巧上有类似的地方。

我的恩师、智利作家海梅·巴尔蒂维那索断言:“魔幻现实主义是乡村的(而不是城市的——括号内为笔者所加)、原始的(而不是现代的)、具有拉美特色的(而不是欧洲和美国的)东西。”

巴尔蒂维耶索把《人间王国》、《佩德罗·帕拉莫》,《百年孤独》、伊莎贝尔·阿连德的《幽灵之家》(1984)、劳拉·埃斯基维尔的《恰似水于巧克力》(1989)等部作品列为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谈到幻想小说家,亦即虚构小说家,他认为最典型的作家是阿根廷的博尔赫斯和他的密友比约依·卡萨莱斯、他精神上的儿子科塔萨尔。他还提到了墨西哥的富恩特斯、胡安·何塞·阿莱奥拉等人。

他还说:“魔幻的思想,先逻辑的思想,又与人们对时间观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与源于各民族,包括土著居民(印第安人)、黑人、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民族(阿拉伯人、希伯莱人、吉卜赛人等等)的神话融为一体。而幻想小说则不必与神话发生联系,虽然在博尔赫斯、比约依·卡萨莱斯、科塔萨尔等人的作品中也不乏《圣经》、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故事。”

看来巴尔蒂维耶索等拉丁美洲文学评论家是把博尔赫斯与魔幻现实主义彻底地分开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